【書評】塔芙瑞斯、亞隆森《錯不在我?》

圖片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在 Facebook 成為許多人主要的新聞入口與資訊來源之後,就不斷有人對 Facebook 的演算法表達疑慮,認為透過使用者的反饋來決定未來使用者能夠看到的內容,將導致使用者接收的資訊趨於同質,使用者原有的意識形態將因這樣的同質資訊而不斷強化。

《錯不在我?》(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談論的主題和前述現象有些共通之處,可以看作個人的「腦內演算法」:

當人同時具有 2 種心理上不一致的認知時,會產生一種精神緊張的狀態,稱之為「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會觸發自我辯護的心理機制,使人們放棄或改變其中一項認知而遷就另一認知,就像我們利用 Facebook 的點讚和隱藏功能,使首頁呈現的意見趨向調和一致。作者用了一個很有畫面感的比喻來說明這個過程:

「(抱持不同信念的兩人)從金字塔的頂端出發時,彼此只相差毫釐,但等他們為自己的行為到到藉口後,他們就滑到金字塔的底部,站在底座對立的角上。」

在第一章解說完認知失調理論後,《錯不在我?》透過大量的事例來說明自我辯護造成的危害(全書只有富蘭克林效應可以算是正面的例子)。以實用性來說,《錯不在我?》最值得一讀的章節可能是第六章〈愛情殺手:婚姻中的自我辯護〉,雖然作者聚焦在婚姻這個領域,但同樣的理論也適用於其他人際關係。

馥格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三章和第四章關於「虛構記憶」的說明,大學時代我就在伊莉莎白.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本書譯為羅芙特斯)的《辯方證人》(Witness for the defense)一書中看過相關案例,不過《辯方證人》主要是探討「目擊證人」的記憶偏差或錯誤,《錯不在我?》則聚焦於「自認受害者」及心理治療從業人員在這類事件中的表現。

「虛構受害記憶」的部分對我造成很大的衝擊。有段時間我讀了很多「療癒型」的寫作教學書,但一直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過往的創傷」,因此儘管在閱讀這些寫作書時我會配合書中的指示進行自由寫作練習,但從來沒有經歷書中描述的那種情緒洶湧狀態。

《錯不在我?》告訴讀者,那些鮮明的「受害記憶」是有可能憑空創造的,這讓我感覺毛骨悚然。如果我一直堅信自己有「受到壓抑的創傷記憶」而持續這種寫作,或許有一天我也會錯誤地「感到極度解脫——問題終於有了答案,終於有了什麼人或什麼事可以去責怪。」

「寫作讓一瞬的想法成為歷史的事實,……寫下他的記憶同時也證實了他的記憶。

延伸閱讀

一起聊聊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