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一書共分為 3 部,但馥格的興趣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因此以下的心得也以這一部為主。
第一部的核心觀點如同其標題所示:道德判斷主要源自於直覺,推理的作用則是合理化已經形成的道德判斷。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用了許多案例來說明這一點,譬如告訴受訪者一個讓人不舒服的故事,請受訪者評價其對錯。受訪者經常會舉出許多理由來支持他們的評價,然而即使將他們舉出的理由逐一駁倒,受訪者依舊不會改變其最初的評價。
如果你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就必須跟對方的大象談一談,引出新的直覺,而非新的論據。
我認為這項認知對身處這個時代的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近幾年,公眾議題在網路上被討論的頻率越來越高,然而多數人(包括馥格自己)卻還不太能掌握討論的「技巧」。很多時候我們在社群網站上的言論,除了「戰個痛快」之外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溝通意義,「大義凜然」地擺出證據和持反對意見者叫陣絲毫無助於彼此的理解,更遑論說服。
海德特在第二部中提到了另外一項重要而經常被人忽略的事實,那就是大多數心理學研究的受試者都屬於同一個「怪異(WEIRD)」群體:他們來自西方(western)、受過教育 (educated)、工業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和民主(democratic)的社會。以全人類的觀點來看,這個群體是極度不具代表性的研究對象。
然而,很少有研究會提醒我們這一點,或許研究者本人都不曾意識到其中的問題。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最近的一篇評論表示,英美大學在意識形態上漸趨統一,傾向於海德特所謂的自由派(liberal);《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書中也提到,保守派在學術領域經常受到歧視。這種現象可能影響他們的研究成果,讓他們選擇能夠支持既定觀點的論據,而非以開放、探索的態度面對研究主題。
雖然書中一再闡述直覺判斷的強大力量,海德特認為,人們仍然有可能通過推理得出與他們最初的直覺判斷相矛盾的道德結論。不過我想,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先做判斷,再找理由」的事實,才能時常提醒自己以更具有探索性的方式思考。
延伸閱讀
- Jonathan Haidt’s TED talks
- 〈美國反廢死陣營為何後院失火?〉(by 卞中佩)
- 〈為什麼公共對話經常變成彼此對罵?〉(by 溫朗東)
- 〈心理學家教你打破網路流言〉(by 阿咖)